一、歼-10C成军贸“明星”,多国踊跃采购
近期,中国制造的歼-10C战斗机成为国际军火市场的焦点。
继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孟加拉国之后,印度尼西亚正式确认采购42架歼-10C,成为第四个引进该型战机的国家。
此前,巴基斯坦已列装72架,乌兹别克斯坦24架,孟加拉国12架。
印尼的此次采购具有标志性意义,这是该国首次选择非西方体系的主力战机,被认为是中国高端军事装备成功突破美欧传统市场壁垒,在东南亚地区取得的重要进展。埃及也传出了潜在的采购意向。
二、专家分析:歼-10C的三大竞争优势
军事专家分析认为,歼-10C的全球热销主要得益于三大核心优势:
1、价格优势:歼-10C的单机价格大约在6000万至8000万美元之间,具体取决于雷达、发动机等配置。相较于美国F-16(约1亿美元)和法国“阵风”(约1.5亿美元)等同代或更早型号的战机,歼-10C在价格上极具竞争力。
2、实战验证:在今年5月的印巴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驾驶歼-10C成功击落印度战机(包括法制“阵风”),其卓越性能在实战中得到充分检验,“一战成名”的经历极大地增强了潜在买家的信心。
3、优异的人机工程与可靠性:中国著名的“八一”飞行表演队长期使用歼-10系列战机,并于2023年换装歼-10C。
飞行表演队需要战机在密集编队、进行高难度特技飞行时具备极高的稳定性和安全系数,这从侧面证明了歼-10C出色的操纵品质、可靠性和座舱设计的人性化,便于飞行员快速掌握和发挥战机性能。
专家预测,凭借这些优势,歼-10C未来不仅能在东南亚市场站稳脚跟,更有潜力进军中东、北非乃至南美市场。
三、地缘政治视角:东南亚国家的“脱美自主”趋势?
有评论指出,印尼采购歼-10C的深层意义,超越了一般的军火贸易,可能反映了东南亚国家寻求战略自主性的倾向。
分析认为,在美国全球战略呈现收缩态势,以及其在中东政策引发部分穆斯林国家不满的背景下,一些国家开始寻求多元化的武器装备来源,以降低对单一体系的依赖。
印尼在采购歼-10C之前,也已订购法国和土耳其的战机,这种“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意在实现“脱美自主”,而非简单地倒向中国。
中国并不要求用户国家排斥其他系统,这为合作提供了灵活性。印尼的举动可能产生示范效应,促使其他东南亚国家重新评估其国防采购策略。
四、军力排名引争议,印度空军排名被指超越中国?
近期,有国际媒体报道称,根据“世界现代军机名录”的排名,印度空军已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空中力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该排名据称采用了一套综合评估公式,不仅考虑战机数量,还纳入指挥协调、精准打击、战略范围等指标。
报道称印度在后勤、现代化攻防能力等方面得分较高,而中国则在训练、近距空中支援和轰炸机部队等方面被扣分。
然而,此排名引发了质疑。批评者指出,印度的机队主要由从俄罗斯、法国等多国采购的装备拼凑而成,种类繁杂;而中国空军主力战机已实现自给自足,体系化程度更高。
更重要的是,歼-10C在实战中的出色表现,是否被此类纯理论模型的评估所充分考量,值得商榷。
有观点认为,这种排名如同特定规则的考试,结果未必能完全反映真实战力对比,中国国防工业的完整自主性和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五、周边动态:韩国试射“怪物导弹”
另一方面,韩国宣布正式部署其新型“玄武-5”弹道导弹,该导弹被称为“韩版东风-26”。
据公开资料,“玄武-5”长16米,重36吨,可携带重达8吨的常规弹头,最大射程可达5500公里。韩国防长称,15枚该型导弹齐射的威力可比拟战术核武器。
军事专家分析指出,这款采用冷发射技术、具备机动能力的导弹,穿透力强,难以被追踪定位,对地下目标构成严重威胁。
若换用较轻弹头,其射程可覆盖广大区域。同时,韩国韩华集团据称将向菲律宾出售反舰导弹,进一步引发了地区关注。
尽管“玄武-5”具备远程打击能力,但分析普遍认为,其首要威慑目标仍是朝鲜,直接用于攻击他国的可能性极低。
驰盈配资-驰盈配资官网-专业配资服务-配资著名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