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四川省第一地区人民检察院(省第一地区院)与成都铁路运输检察院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设立之后成效如何?又如何以高质效履职促进成渝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7月9日,记者获悉,该院职务犯罪侦办稳步推进、涉铁公益诉讼提质增效、金融民行检察精准监督……2025年5月,该院还成功入选第三批四川省检察机关民事检察“和解五法”工作室建设单位。
牵头组织住建部门、铁路工务段、燃气企业召开联席会议。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
检察官释法说理最终认罪认罚
“要啃下这块‘硬骨头’,灵活的思维和攻坚的韧劲缺一不可。”回想起某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案的侦查过程,省第一地区院周雪迎副检察长感触颇深。
案件办理一度陷入僵局——关键证人身份成谜,大数据平台“查无此人”。找人成了办案的关键,怎样找到人却成了难题。面对姓名、住址、外貌特征全无的困局,办案组大胆决断,兵分两路深入走访证人可能活动区域的行政部门、商户、村镇,排查路线在不断试错与零星反馈中修正、延展。经过两天一夜连续奋战,最终锁定证人真实身份,断裂的证据链条得以重续闭环。
“钱是我借来的,怎么能叫受贿呢?”在某司法工作人员受贿案审查起诉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突然翻供,坚称其中一笔钱款为“正常借款”。面对重新筑起的心理防线,承办检察官摆出证据:有“借”无还、请托案件有帮助行为、与证言及前期多次供述不吻合……“认罪退赃,方是出路;消极对抗,只会加重后果。”在多次释法说理下,犯罪嫌疑人最终打消侥幸心理,主动联系家人如数退缴赃款,并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检察官摸排天然气管道违规下穿铁路公益诉讼线索。
省第一地区院民事检察“和解五法”工作室揭牌仪式。
守护涉铁公益诉讼
破解安全隐患顽疾
“某市多处天然气管道违规下穿铁路,一旦气体泄漏,极易引发爆炸,严重危及周边居民及铁路运行安全。”2024年7月,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遂宁工务段向省第一地区院移送一条铁路安全隐患线索。
摸排天然气管道违规下穿铁路公益诉讼线索。承办检察官多次前往兰渝、达成线,逐一摸排可能存在隐患的40余处燃气管线,最终确认同类隐患13处,其中最早一处形成于2014年。
“如果简单拆除,附近居民无气可用,但彻底整改费用过高,涉案企业无力承担。”承办检察官一语道破症结所在。
如何在保障民生与消除隐患间寻求最优解?同年8至9月,该院依法向4个涉案区(县)住建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随后,牵头组织住建部门、铁路工务段、燃气企业召开联席会议,共商整改方案,最终达成共识:在保障供气前提下,采取增加管道埋深、优化路径等方式,消除全部13处隐患。同时,推动建立燃气企业与铁路部门信息通报协作机制,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长效监督目标。
仅用3个月,16次现场排查、4次有效磋商、4份检察建议,解决了困扰铁路企业十年的安全隐患。“改革后,我院铁路案件管辖范围拓展至全省,在依法高效办理涉铁刑事案件的同时,公益诉讼成为新的业务增长极。”该院副检察长刘利介绍,“一年来,我院办理涉铁公益诉讼案件22件,远超历年总和;整改隐患74处,检察建议整改率达100%。”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机制的优化与标准的提升。2024年,该院制定《涉铁检察公益诉讼网格化一体履职工作办法》,将全省铁路线路划分为8个网格,建立由正副检察长任组长的4个办案组,分别与网格内的铁路站段和地方检察机关建立常态化联络、协作配合机制,构建起覆盖全省铁路的公益诉讼保护网络。随着一批“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省第一地区院的口碑在全省铁路站段广泛传播,公益诉讼日益成为解决复杂铁路安全隐患的“法治利器”。
驰盈配资-驰盈配资官网-专业配资服务-配资著名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