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崖海鸦:鸻形目、海雀科、海鸦属鸟类,属中型鸟类,体长38-46厘米,体重775-1250克 。其中国内分布较为稀少,仅在台湾岛有记录,在国外分布于北太平洋以及北大西洋。崖海鸦属海鸟,其大部分都时间都是在海上生活,多是在距离栖息地200公里范围内的海域活动。只有在繁殖期时才会较长时间在沿海悬崖和岛屿上生活。
崖海鸦属留鸟,不进行迁徙活动,但它们在繁殖季节会一起到繁殖的岛屿筑巢繁殖。平时活动多成群一起,在栖息地以及觅食地之间往返。其飞行速度很快,能达到每小时80公里,常能看到成群的海鸦一起走海面上方飞行,虽然它们的直线飞行速度较快,却并不灵活,不擅长灵活的转弯。而且它们它们的翅膀较为短小,在海面上起飞时需要一段距离的助跑,而在平地上很难起飞,所以其栖息的地方都是在悬崖峭壁上。
虽然如此,但它们进入水里后又是另一番场景。它们很擅长潜水,进入水里后翅膀扇动如同飞翔在另一片蓝天,十分的灵活快速。一般能潜到水下30-60米,有记录称能潜入水下180米处。不光是潜水,还要在水中捕猎,追逐食物。鸟群个体间会通过不同的鸣叫声来进行沟通,因为其种群的密度较大,其配偶或者邻居间会互相梳理毛发。
崖海鸦主要以各种海洋动物为食,尤其喜欢体长在20厘米左右的鱼类。包括极地鳕鱼、大西洋鳕鱼,毛鳞鱼、玉近鱼、有时也会捕食有壳软体动物、乌贼、蛇形尖嘴鱼以及片脚类动物。
崖海鸦的繁殖期并不是很集中,而且根据生活的地区不同,繁殖开始的时间也不同。其中大西洋生活的会在每年5-7月间产卵,而太平洋生活的则会提前一些,在3-7月间产卵,繁殖过程会持续两个月左右。结群繁殖,为一夫一妻制,在求偶期间,雄鸟会把头部竖起来,对着天空发出求偶的鸣叫声,以此来吸引雌鸟,有雌鸟接近后会进行一系列的求偶行为,包括低头,鸟喙互相触碰,互相梳理羽毛等。结对后开始寻找合适的地方产卵,不筑巢,直接产卵在岩石平台上。雌鸟每窝产卵1枚,卵的颜色多样,包括白色、绿色、蓝色以及点状的棕色等等,推测这样有助于亲鸟找到自己的卵。
如果卵不慎损坏丢失,雌鸟会再产一枚。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进行,孵化期为28-34天。雏鸟出壳后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不过鸟巢里至少会有一种亲鸟陪伴,另一只外出觅食,它们每次只能携带一条鱼,效率较低。不过鸟群里常发生喂养非亲生幼鸟的行为,尤其是一些失去幼鸟的成鸟。在食物紧缺的时期,海鸦群落会崩溃,成鸟会离开幼鸟去寻找食物,而失去亲鸟保护看管的幼鸟会被成鸟攻击并死亡。在亲鸟的照顾下,幼鸟会在鸟巢里生活16-30天,之后便会扇动翅膀滑翔着飞入海面。
驰盈配资-驰盈配资官网-专业配资服务-配资著名股票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